【组成】 杜仲,枯黄芩,怀牛膝,白芍,生地黄,玄参,苦参,云茯苓,菊花,金银花,扁豆花。
【功效主治】 平气逆,清血热、利二便。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方解】 一般认为,高血压所致眩晕应从风、痰、瘀辨证,中医认为主要病机应是气血逆乱。《内经》明确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素问、调经论》)此为气血逆乱之重症,相当于高血压危象甚至脑出血阶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般病症主要是头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一派阴虚,故本证虚火居多,若从风痰瘀治,而用祛风化痰除瘀、重镇安神之品,是重伤其气血,徒耗其真阴。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血逆乱,当以调气降气为主,故经言“气反则生,不反则死。”又便秘是高血压之大忌,地道不通则迫使气血上逆而加重病情,故治此症应时时注意二便通畅。
根据以上认识,中医提出平气逆、清血热、利二便是高血压病的治疗大法。此方气味轻清上浮,既能养阴清热,又能导气血下行而平气血之逆乱。既能清利血热而消瘀,又可使欲动之内风消散于无形之中,俗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正是指此而言。又此方柔润多汁而不滋腻,既可通畅二便,又无恋邪碍脾之弊。凡高血压病,无论有无眩晕,陈老多用此方治疗。
【加减运用】
若便秘较重而邪气实者,加大黄;
正气虚者,加当归,淡肉苁蓉。
若内风欲动者,则加地龙,龙骨,牡蛎。
临证喜用此方,经观察,对三期高血压均有效,尤其是第三期高血压,此方与常规降压药合用,常可明显减轻症状,血压稳定下降,且可减少常规降压药的用量,诚为治疗高血压病的良方。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