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寒意未消的龙江大地却已春潮涌动,百万市场主体摩拳擦掌、拼经济抢开局,踏着春的脚步在龙江沃土大展拳脚。
知识产权保护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去年以来,绥化市把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强化顶层设计、集成服务资源、创新纠纷多元化解方式、开展全方位公共服务活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发展。
(资料图片)
成立调解委员会 多元化解纠纷
一直以来,知识产权保护都面临着保护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为了给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更为及时、便捷、高效的纠纷选择途径,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起知识产权在线诉调机制,着力以非诉方式、多种形式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绥化中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收到的锦旗
“履职尽职助营商环境,公正护航企业新发展。”在绥化中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张晓红的办公室里,黑龙江大庄园肉业集团有限公司送来的这面锦旗格外显眼。
据了解,大庄园肉业是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先进企业,市场认可度高、品牌影响力大。而一些不法商贩企图搭乘“顺风车”,将“大庄园”商标用于自制肉类产品中销往多个城市。
“对于此类涉知识产权案件,我院开通了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并纳入诉前调解和多元解纷平台。”三庭审判员王杨杨告诉记者,作为驰名品牌的企业,大庄园肉业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重点对象,针对8起涉侵犯“大庄园”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案件,他们制定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多元调解方案,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完成全部诉讼活动,快速拿到18.5万元赔偿款。“法院及时、快速、高效地达成我们对案件的诉求,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经济成本。”该公司生产副总裁孙永开对法院给予企业的保驾护航表示由衷的感谢。
据绥化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高阳透露,绥化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去年4月成立以来,全年共办理调解案件128件,均在1—2天内调解成功,有力地推动了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
组建金融联合体 推进质押融资
绥化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访企业
缺乏有效抵押物、没有足够担保,常常让不少企业陷入融资难、融资慢的困境,绥化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企业有效运用商标等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进行融资,让“知本”变“资本”。
为了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资金需求及对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的意愿,该局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商标品牌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及部分小微企业调查研究,把品牌建设和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商标使用企业优先推荐给金融部门。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在绥化北林区内的黑龙江省苗旺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抢抓生产时间,保障订单供应。“我们是一家专业生产肥料的现代化农业高科技企业,近期由于生产原料成本上涨,资金需求随之增大,以前靠传统土地厂房担保贷的款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公司董事长李良臣告诉记者,正在他一愁莫展的时候,绥化市监管局主动帮他与绥化农村商业银行牵线搭桥,协助他们完成了4000万元商标权质押贷款,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为了促进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融资工作的持续、扩大、良性发展,我们联合金融机构组建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合体。”高阳告诉记者,目前,辖区内共有10家银行保险机构入驻联合体,现有信贷、保险产品29个,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项,质押金额1.38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7.32%。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质效
开展知识产权宣传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运营服务中心、国家级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维权援助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去年以来,绥化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全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的构建模式在国内还是比较领先的,通过‘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的形式,运用市场化、专业化手段,开发无形资产的有形价值,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该局副局长吕春涛透露,运营中心挂牌运营仅三个月,就完成专利转移57项。其中,发明11项,实用新型46项,合同交易金额共计53.02万元。
为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便利性和可及性,绥化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市消费者服务中心建设了全市首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并在“海伦大豆”协会所在地设立维权援助工作站和商标品牌指导站,广泛开展公益宣传,到公共场所、高校创业园区进行现场授课,让创新主体了解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及掌握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同时,运用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运营)绥化市子平台,让大众及时了解知识产权最新工作情况。目前,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水平均位于全省前列。
“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绥化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辉表示,下一步,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全力服务当地高质量发展,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END
来源:龙头新闻
更多精彩视频